日本國會通過新法 加強保護安保信息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6月13日訊】日本政府於5月10日出台了《重要經濟安保信息保護和使用法》,用來防止經濟安保領域的祕密信息外洩。有專家指出,此法有助於防止外國特工對日本的侵害。

此次通過的新法旨在將機密情報的保護對象擴大到經濟安保領域。新法核心的「安全審查」制度,要求只有通過認證獲得安全許可的人員才能接觸政府劃定的經濟安保領域的重要信息。

早在2013年,日本政府頒布了《特定祕密保護法》,它的保護對象指定在國防、外交、反諜和反恐四大領域,此次新法的出台被認為是日本安保機密情報保護體系的升級版。

日本情報安全保障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山崎文明:「例如核電站的設計圖紙、AI等技術直接影響我國經濟,一旦洩漏,日本將處於極其不利的地位,因此我們需要保護這些技術。」

核心「安全審查」制度規定,在經本人同意的情況下,相關機構將對其犯罪紀錄、精神疾病、間諜活動紀錄及家庭成員國籍等方面進行核查。在企業招聘員工時,如果參照「安全審查」制度,就可以進行相關調查,這或將排除日本企業被中共特工滲透的風險。

山崎文明:「根據對上市的3000多家大型企業調查的結果,幾乎所有企業都有特工的滲透。例如在財務方面,當企業間計劃併購時,這些特工甚至能影響到管理層的決策,允許收購中共的企業等。導入「安全審查」制度後,招聘時就應該進行關於出身、交友關係等方面的審核了。」

長期以來,外界認為,中共一直利用在日華人用各種手段盜竊日本的重要信息。山崎文明認為,新法能更加完善審核出身背景的相關條約。

山崎文明:「中共在2017年開始實施《國家情報法》,中國公民必須全員參與間諜活動。在國防大學有一種傳言,稱學生中就有歸化日本國籍的中國人。因此,有必要進行徹底的背景調查。」

針對机密性更高、泄露后可能更加影响安保的情報,将通过擴大《特定祕密保护法》來加以應對,它与新法相互對應形成更强更完善的保障制度。

新唐人電視台日本記者站採訪報導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