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滑 僅3個多月10家老牌百貨「陣亡」

【新唐人北京時間2024年04月06日訊】中國經濟持續下滑,2024年前三個多月,10家老牌百貨宣布關閉。

中國經濟下滑 知名百貨相繼關閉

據《第一財經》4月5日消息,上海梅龍鎮伊勢丹百貨租約到期,將於今年6月30日關閉,商場裡不少櫃台都在進行打折促銷活動,但人流量很少。

隨著中國經濟下滑,近年來,關停、閉店已成為百貨商超的常態。中國各地多家知名百貨商場相繼「陣亡」,包括瀋陽伊勢丹、上海太平洋百貨和六百、咸寧銀泰百貨、廣州番禹友誼商場等。

天津伊勢丹南京路店和天津濱海新區伊勢丹,將於4月14日和4月27日關閉。

聯商網最新統計顯示,2024年前3個多月內,已有10家老百貨關閉,其中5家徹底關閉,另外5家將升級或徹底拆除改建。10家百貨店中,最「年輕」的是天津市濱海新區伊勢丹,運營僅11年。

聯商網2023年的統計數字顯示,全國有21家百貨商場閉店,其中包括太平洋百貨、永旺、百盛、解百、大洋百貨、新世界百貨等。

另外,據壹覽商業不完全統計,2022年至少有35家百貨門店關閉。

報導稱,百貨關店,經營壓力巨大是本質原因。比如上海梅龍鎮伊勢丹百貨,2023年3月至11月,營業利潤虧損1800萬元人民幣,較去年虧損進一步擴大。

自中共病毒疫情(新冠疫情)爆發三年多以來,由於中共實施嚴厲的封控措施,重創零售業,至今未能恢復。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滑,民眾消費降級,商場裡人流量明顯減少,許多商業街冷冷清清,店鋪關閉,沒有了往日的繁榮景象。

由中國百貨商業協會和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撰寫的《2023-2024中國百貨零售業發展報告》顯示,86.3%的百貨零售企業認為,首要挑戰是消費力不足。

從客流量來看,70.1%的百貨店2023年的客流未超過2019年。銷售額方面,64.9%的百貨店未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報告還指出,有60%的百貨店認為,電商平台對線下百貨零售業也造成一定影響。

經濟蕭條 「上海十大怪現象」引發關注

近日,在上海居住十幾年的財經作家段育文,在社交媒體發布視頻,披露中國經濟蕭條,上海出現「十大怪現象」,包括白領開始帶飯、寫字樓租金白送、討論出國旅遊的人基本為零、老外越來越少等。

他以上海徐家匯為例,指這裡是上海核心商圈,但在這裡開業30年的高端商場太平洋百貨竟然也關門了,凸顯上海經濟糟糕的現狀。目前,段育文的微博帳號「暴走的段公子」已被封號。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分析說:「上海這個經濟現在這麼差,它的直接原因就是2022年上海封城,搞得整個經濟從根本上進行動搖。而且它以前長期的經濟內在的結構失衡,現在這些問題都總爆發了。再加上疫情三年,中國大規模的死人,中共現在還在隱藏這一點。所以目前整個中國經濟的蕭條衰退,它是必然的。」

(記者羅婷婷綜合報導/責任編輯:文慧)

推薦閱讀

【禁聞】經濟蕭條 上海現十大怪像 北京商圈冷清

中國10個月上百萬餐館倒閉 老闆談生存(視頻)

相關文章
評論
新版即將上線。評論功能暫時關閉。請見諒!